书画频道

提升人文素养 筑牢文化自信

2020年08月11日 17:21:01 星期二

河北科技大学 铁扬美术馆春季“上新”“时间剧场——2025崔强艺术展”受关注

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:2025-03-18 14:35:24 来源:石家庄新闻网

■图为展览现场。 记者 黄蓥 摄

河北科技大学铁扬美术馆春季“上新”啦!3月15日,“时间剧场——2025崔强艺术展”在该馆揭幕,吸引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,这也是该馆学术邀请展系列的又一场精彩展示。

本次展览由河北省美协、河北科技大学铁扬艺术研究院主办,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、河北美术馆(河北画院)承办。展出画家崔强100多件作品,涵盖素描、水墨、版画、雕塑、装置等多种体裁,引领观众凝视水墨艺术的过去、现状和未知的未来。

1986年,绘画启蒙时期的第一张“作品”《素描静物》;1995年,在天津美院求学时的纸本素描《半身像》;2001年,刚成为教师时画的《素描静物》;2007年,对传统山水画进行重新诠释的《山水系列》;2018年的纸本水墨设色《燃梅之计》,他用火点燃自己的画作,再将作品残片进行拼合装裱,在燃烧痕迹的边缘添笔一二;2019年《解构的经典》,他将中国山水画史上负有盛名的宋代山水图式进行解构,在绘画前将图片反复揉皱、撕扯、拼接和重组;2025年的绢本水墨《时间剧场》,极富当代艺术的气息……走进展厅,一件件作品串联起崔强的艺术人生,展现了他多年来在继承传统与多元创新之路上的求索与心得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崔强首次尝试用AI创作的两幅黑白木刻作品《万物生》现身展厅。“这是我把自己的《万物生》《蝶变》等作品的诸多元素融合,给了AI指令后自然生成的画面。”当天崔强说,任何一种新技术都有可能把艺术推向更广阔的领域,“比如抽象艺术、表现艺术、立体主义等生成的根本原因,就是摄影的诞生,绘画由此摆脱了再现的功能,探索更多的可能性。AI不会让绘画消亡,只会把绘画推动到一个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时代。”崔强还提到,该展览也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学术梳理,“从绘画起步到AI应用,此次展出的基本是我现有作品的点状梳理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,期待通过本次展览致敬传统,面向未来。”

对此,河北科技大学铁扬艺术研究院院长、铁扬美术馆馆长铁扬表示,一个艺术家一生要面临的问题,就是如何蜕变。“从学画那天起到画到一定程度,总要有所变化。本次展览展现的就是崔强蜕变的过程,从他早期习作到近年来的作品,从中能看到一个艺术家蜕变过程的艰难,和他独特的思考。也让我们看到,蜕变不可能凭空而来,要有文化积淀。多种形式的文化积淀才能形成崔强这样有特点的艺术家。”铁扬说。

本次展览策展人、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总结说:“崔强把传统的水墨艺术不间断地从架上平面引向架下立体,从二维走向了多维和装置,使传统水墨艺术散发出当代的魅力,也使水墨艺术在迈向现代性的过程中,找寻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。”

诸多观众则齐齐表示这个展览很耐看,对艺术门外汉很“友好”。“看得出画家的国画功底扎实,与当代元素的结合并不突兀。而且很多画作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,对我们解读作品,了解画家内心世界和创作追求有极大帮助。”石家庄市民李亦蕾如是说。

据了解,该展览将展至4月15日,市民朋友可关注“河北科技大学铁扬美术馆”微信公众号,预约观展。

崔强,河北行唐人,1974年生。现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河北画院国画院副院长,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。(记者 黄蓥)

编辑: 连秀南     责任编辑:尚燕华